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无应

猜你喜欢

  • 癖黄

    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气水饮停滞结聚成癖,因热气相搏,则郁蒸不散,故胁下满痛,而身发黄,名为癖黄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治癖黄用半夏散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
  • 五臭之一,腐为水臭,入通于肾,故为肾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北方黑色,入通于肾,……其类水,……其臭腐。”临床上,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腐臭,或者病人对腐臭有异常的感觉,常是肾经受病的征象。

  • 郑慎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郑宏绩条。

  • 中药炮制法之一。将药物用清水浸漂,除去其毒性、盐分、杂质、腥味。如海藻、肉苁蓉、附子、半夏等。

  • 榔头花

    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漏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增订医医病书

    见医医病书条。

  • 聚毒寒喉风

    病名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一:“九曰聚毒寒喉风,喉关聚毒,涎唾稠实,发寒热,仍分上下。关上者依法治疗,关下者难治。”系十八种喉风症之一。参见喉风条。

  • 贯仲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贯众,详该条。

  • 穿胁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胁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更衣

    出《伤寒论》。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,故更衣指排解大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