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修本草图
参见新修本草条。
参见新修本草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三月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罗锅底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婴孩病源论》1卷,已佚。
见《生草药手册》。为白鹤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石药尔雅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从书名。清·严岳莲辑。刊于1908年。包括《本经逢原》、《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》、《金匮要略浅注方论合编》、《温病条辨》四种。
①骨骼部位名。相当第五趾跖关节部分。《释骨》:“小指(趾)本节后曰束骨。”②经穴名。代号BL65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阴膀胱经。输(木)穴。位于足跗外侧,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。布有第四趾底
解剖学名称。位于舌腭弓之后,咽腭弓之外。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一集:“蛾子生在喉窝内。”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六:“恶疰者,是恶毒之气也,人体虚者受之。毒气入于经络,遂流移心腹,其状往来击痛,痛不一处,故名恶疰也。”可用牛黄散、恶疰腹痛方等。参见尸疰、风疰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