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小儿疳瘦条。
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明代以前针灸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四个经验穴,即足三里、委中、列缺、合谷。《针灸聚英·四总穴歌》:“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,头项寻列缺,面口合谷收。”说明头项、面口、肚腹、腰背部的病症,不论是虚实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即曲池,见该条。
病名。生于胁部的疽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二。证治参见肋疽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九引雷真君方。当归三两,大黄、白矾各一两,生甘草五钱。水煎服。用于解救砒霜毒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眼科病证。为白睛红赤的证候。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:“此肝经虚热也,……邪热法于肝经,虚则血流走于两目,故赤而侵睛。”
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恶露不绝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