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常春藤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参见湿热条辨、温热经纬各条。
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方。熟地黄、山茱萸(蒸)各五钱,巴戟天(盐水炒)、白术(土炒)各一两,人参三钱,茯苓二钱,炮姜一钱,白蔻仁(研)一粒,橘红(姜汁洗)五分。水煎服。治妇人产后呕吐。
古刺法。出《素问·缪刺论》,又称交经缪刺,指左侧有病取右侧穴,右侧有病取左侧穴的交叉刺法。本法与巨刺的不同之处,主要在于巨刺刺经,缪刺刺络。临床一般以浅刺井穴和呈现郁血的络脉为主。用以治疗络脉的病变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。即瓜蒂漏的别称。见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罗勒子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同居经。月经按季来潮,故名。见居经条
痰证之一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。其症痰出如稀涎。因脾虚不运而致。方用参术健脾丸。参见痰证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野鸦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