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温热病过程中,阳热亢极的一种重危证候。《伤寒绪论·厥晕》:“温病热病,温毒阳毒,邪热内结,胸满痰盛,或当下失下,以致阳热亢极,忽然手足厥冷,口噤咬牙,昏晕,须臾复甦。……承气合解毒,或凉膈双解
指太阴痉、少阴痉、厥阴痉。《张氏医通·诸风门》:“足三阴痉,俱手足厥冷,筋脉拘急,汗出不止,项强脉沉。”治法用附子散,多汗去川芎、独活加黄芪、当归。详太阴痉、少阴痉、厥阴痉条。
《洁古家珍》方。五倍子、地榆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五分至一钱,空腹米饮送下。治小儿脱肛。
意念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脾藏意。”《灵枢·本神》:“心有所忆谓之意。”又“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,意伤则悗乱,四肢不举。”
寸口脉三部之一。详寸关尺条。
曲脊,亦作拘挛之意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住留则伤筋络骨节,机关不得屈伸,故痀挛也。”
疟疾之一。①因外着雨露,内停水湿所致者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疟叙论》:“病者寒热,身重,骨节烦疼,胀满,濈濈自汗,善呕。因汗出复浴,湿舍皮肤,及冒雨湿,名曰湿疟。”治用术附汤、草果厚朴汤等。②即暑疟。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即珠突出眶证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风林寺《女科秘宝》:“经来小便痛如刀割,此血淋也。先用牛膝汤(牛膝、麝香、乳香)一剂,后用海金砂丸(海金砂、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车前子、木通、萆薢,为末,米湖小丸,空心下百丸。”
书名。一名《疡科证治准绳》、《外科证治准绳》,简称《外科准绳》或《疡医准绳》。6卷。明·王肯堂撰。本书系汇集整理前代外科著作的一部较系统的著作,为《证治准绳》的第四部分。卷1总论痈疽病源、诊治大法、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