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膝盖骨损断。详见该条。
又称下元不固。指肾气虚而表现为肾不藏精、封藏失司的病证。症见遗精、滑精、早泄或夜尿频多,遗尿,小便失禁等。治以固肾涩精为主。
即温灸器,见该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文论述病有标本,法有缓急先后的治疗原则,故名。指出先病为本,后病为标;病因为本,证状为标。治疗就有治标、治本、或标本兼治的不同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蜂蜜,详该条。
手掌内面的摺纹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狗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①《银海精微》:“拘急牵飕,瞳青胞白,痒而清泪,不赤不痛,是谓之风眼。”②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由冒触风日,风热之气伤于目,而眦睑皆赤烂,见风弥甚,世亦云风眼。”
宋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翰林医官院,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,官阶从八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