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针疗法

手针疗法

针刺手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临床操作时,用短毫针在选定的部位上,快速进针,但不可刺伤骨膜,给予中强刺激后,留针5~15分钟,并可加用电针。本法主要应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疾患的治疗,如关节扭伤风湿痹痛,神经性头痛,三叉神经痛,胆绞痛等;对支气管哮喘,夜尿症等亦有效。

手针疗法穴位及主治症表

猜你喜欢

  • 臭根皮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白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庞鹿门

    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湖北人。李时珍的弟子,年幼时跟从李时珍一起编写《本草纲目》,查阅了古代的许多本草书籍,并且亲自查看实物,得到李时珍的传授,但不肯轻易为人治病,老年时方应诊,治疗常

  • 三毛

    人体部位名。亦称丛毛、聚毛。生于足大趾背面爪甲后皮肤上者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还贯爪甲,出三毛。”

  • 软懒症

    证名。见《理虚元鉴》。多因伤食劳倦,或思虑过度,或房室不节,脏腑内伤,复感外邪所致。症见四肢倦怠,面色淡黄,胸闷,不思饮食,或见恶寒发热,脉沉迟软弱。迁延日久,则见黄肿、痰嗽、潮热等症。治宜审察表里,

  • 阴阳至圣丹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七引岐天师方。人参、三七、儿茶(水飞,去砂)、五倍子各一两,血竭五钱,滕黄、乳香(去油)各三钱,轻粉、冰片各一钱,川贝母二钱。为细末,阳疮每用二钱,阴疮每用五钱,掺于患处。治痈疽。

  • 肺气不足

    即肺气虚。详该条。《诸病源候论·五脏六腑病诸候》:“肺气不足,则少气不能报息,耳聋,咽干,是为肺气之虚也。”

  • 胃实腹胀

    证名。伤寒腹胀之一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由指表邪已解,肠胃实热所致。症见里热不恶寒,自汗不大便,烦满燥实等。详伤寒腹胀条。

  • 眼论

    见龙树眼论条。

  • 脾火

    证候多同胃火。详胃热条。

  • 胎毒

    ①婴儿在胎妊期间受自母体毒火,因而出生后发生疮疹诸病的病因。胎毒的由来,指其父母恣食肥甘,或多郁怒,或纵淫欲,或患恶疾(如梅毒),其毒火蕴藏于精血之中。明·万全《片玉心书》:“男女交媾,精血凝结,毒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