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伤寒论》方。柴胡二两十六铢,黄芩、人参、炙甘草、生姜各一两,半夏二十铢,大枣四枚,芒硝二两。先煎前七味,去滓,后入芒硝,更煮微沸,分二次服。治伤寒病少阳未解,阳明燥结,胸胁满而呕,日哺所发潮热。
书名。6卷。清·谢星焕撰,由其次子谢杏园搜辑。成书于1861年。医案分伤寒、杂证、疟症、产后、小儿等21门,计250余案,叙述平实。每门附列杏园治验效方数则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
病名。见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。即瘟毒喉痹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凤眼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菟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葛乾孙条。
证名。即咳脓血。为肺痈主症之一。参咳脓血、肺痈条。
出《履岩本草》。为高良姜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五指骨。见掌骨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原籍不详。随从护送高宗赵构南迁杭州,曾任国医院使。后迁居西安(今浙江衢县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