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。即眩晕。详该条。
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。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鸭脚艾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太阳证未解而阳明证已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二阳并病,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汗先出不彻,因转属阳明,续自微汗出,不恶寒。若太阳病证不罢者,不可下,下之为逆,如此可小发汗。”又《辨阳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暑令季节,上吐下泻,多由乳食不洁,损伤肠胃;也有由外感暑湿或寒湿之邪,阻滞中焦,胃失和降,脾失运化,清浊相混而成。因乳食所伤而致者,宜消食异滞,调和胃肠,用保和丸;因
即瘟疫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凡此太阴司天之政,……其病温疠大行,远近咸若。”详瘟疫条。
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少阳司天为火化,在泉为苦化,司气为丹化,间气为明化。”少阳相火象太阳之火,可以照明万物,故居于间气称为明化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费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瓦韦之别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