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惊风四证

惊风四证

急惊风的四种症候,出《古今医鉴》。即惊、风、痰、热。惊,指昏詀惊叫,恐惧不安;风,指牙关紧闭,口角牵引,窜视搐搦,项背反张;痰,指痰涎壅盛,满口痰沫,或痰鸣如锯;热,指高热詀妄,唇颊焮红,二便秘涩,烦渴饮冷。其形成的病理,与肝、脾、心、肺有关。《东医宝鉴》:“其肝主风,其脾主痰,其肺作热,其心发惊。四证相临,重者先发。”惊宜凉心镇惊,用牛黄清心丸;风宜熄风镇痉,用至宝丹;痰宜涤痰攻下,用利痰丸(《幼科全书》:牛胆南星枳壳陈皮大黄、牵牛);热宜清热泻火,用凉膈散。同时可针刺合谷曲池昆仑承山十宣等穴。但惊、风、热、痰四证,多相互并见,不能截然分开,因而应根据具体病情,辨证施治

猜你喜欢

  • 指路书

    彝医著作(又称《人生三部曲》)。约成书于明末清初。作者不详。内容为论述婴儿发育的过程。指出婴儿出生后,3个月会笑、6个月会跳、7个月坐、8个月爬、9个月会站立等发育过程。认为需长大至20岁,人体发育成

  • 牙衄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。即齿衄。详该条。

  • 沙证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二。沙通痧。详痧条。

  • 六腑以通为用

    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:“六腑者,传化物而不藏。”指出了六腑共同的生理功能特点,举凡胃的腐熟水谷、主降浊,胆的疏泄胆汁,小肠的泌别清浊,大肠的传泻糟粕,膀胱的排泄小便,三焦的通调水道等,都是传而不藏的。要

  • 香风茶

    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山腊梅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开金针法

   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地稔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地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功推拿

    即运气按摩。见该条。

  • 医镜

    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明·王肯堂撰,蒋仪校订。刊于1641年。全书分述临床各科病证。据蒋氏所撰凡例介绍,王氏此书“指其大要,令一披览而晓然于辨症用药,真昭彻如镜,遂以《医镜》名编”。卷1~3以内科病证为主

  • 青桃丸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五方。油核桃、猪板油各三钱,白薇二钱,轻粉、防风、苏叶各一钱。捣丸,弹子大,擦患处。治疥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