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六种新编条。
由风寒、痰热、痰湿、痰火等病邪壅阻肺气所致。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。症见喘咳息粗,胸满胀痛,痰涎盛,咯痰稠黄或带血,或暴发失音等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一:“肺实者,多上焦气逆或为咳喘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即半边旗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粉条儿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五疳之一。详五疳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。证治同发背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地柏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泉州青草药》。为剪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三。即经行先期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