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土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其疮潜隐皮肤,钻刺剧痒,搔抓不知痛。治宜内服消风散,外搽绣球丸。类似结节性痒疹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七情六欲之火,时动于中、膏粱炙煿之热,日积于内,热久成燥,积热之痛作矣。……时作时止,口渴唇燥,痛则多汗,栀连清胃汤,有下症,神芎丸。”《寿世保元·心
①早晚。②通潮汐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》:“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。”
指闭目不欲开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卫气留于阴,不得行于阳。留于阴则气盛,阴气盛则阴蹻满,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,故目闭也。”
出《洪氏集验方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安徽青阳人。著《干金圣惠方》一书,已佚。
出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杜鹃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勤轩遗稿》。即外眦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