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恶疮。见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第一百五十一。指赤白带下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猝病新论》。章太炎撰。刊于1938年。共收医论38篇。内容广泛,有医学理论探讨、病症论述、古典医著的考证和评价。作者对不少学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,如对《内经》认为应采取“舍瑕取瑾”的态度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尿床候》:“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,是其禀质阴气偏盛,阳气偏虚者,则膀胱肾气俱冷,不能温制于水,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。”《类证治裁》卷七:“睡中自遗,多属下元虚冷,宜螵蛸丸,然遗失
见《灵枢·肠胃》。消化道的一部分。有小肠、大肠之分。参见各该条。
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。参手足小指穴条。
书名。见《崇文总目》。7卷,已佚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即初生拭口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疝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