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怀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吉人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丙生。江苏镇江人。撰有《伏邪新书》(1898年),对“伏邪”论述较详;编有《外科学讲义》(1911年),并选录校止有《丹溪脉诀指掌》(1923年)等书。

  • 鹜溏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又称鹜泄、鸭溏。《张氏医通·大小府门》:“鹜溏者,中寒糟粕不化,色如鸭粪,所以澄沏清冷,小便清白,.湿兼寒也。附子理中汤。”《金匮翼·泄泻诸症统论》:鹜溏者,水粪并趋大肠

  • 下焦

    ①三焦之一。指体腔的下部,自胃下口至二阴的区间。它的主要功用,是分别清浊,渗入膀胱,排泄废料,其气主下行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下焦者,别回肠,注于膀胱而渗入焉;故水谷者,常并居于胃中,成糟粕,而俱下

  • 伤谷

    伤食之一。《古今医鉴》卷四:“食者有形之物,伤之则宜损其谷,其次莫如消导,重者宜吐宜下,枳术丸、保和丸、备急丹之类,量轻重择用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伤食不能食源流》:“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,宜各用主治

  • 因地制宜

    治疗基本法则之一。按照地域环境的不同,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。各个地区的气候不同,人群的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、发病情况亦有差异,如南方炎热多雨,地势卑湿,病人往往出现湿热的证候;北方少雨干燥,容易出现燥证

  • 咽喉不利

    证名。系指咽喉不适,或干、或痛、或异物感,呼吸吞咽均感不适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府藏冷热不调,气上下哽涩,结搏于喉间,吞吐不利,或塞或痛。故言咽喉不利。”有虚实之别。

  • 白露医法从新

    蒙医药书。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。全书除对各种疾病论述外,重点介绍了脉诊、尿诊的诊断方法。临床各种泄剂(腹泄剂、脉泄剂、涌吐剂)药物的应用剂量、药物代用品、药物增补和药物炮制方法,针刺放血的穴

  • 奇恒阴阳

    古医书篇名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论在《奇恒阴阳》中。”王冰注:“上古经篇名,世本阙。”

  • 疠风自汗盗汗

    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出《疠疡机要》上卷。自汗属气虚,盗汗属血虚。自汗者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;盗汗者宜服当归六黄汤合六味地黄丸。

  • 宋侠

    【生卒】:七世纪【介绍】:隋唐间医家。洺州清漳(今河北肥乡)人。以医术著名于当时。曾作过唐代朝散大夫药藏监,撰有《经心录》10卷,行于世。为《外台秘要》、《医心方》等书所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