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獭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贯》卷四。即内眦。详该条。
七气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七气候》:“寒气,则呕吐恶心。”参见七气、九气条。
指通下乳汁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。详见催乳条。
见产育保庆集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免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。为博落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灸经脉专书。2卷。日本·安井元越撰。刊于1764年。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。原书用汉文写成,书中考证《内经》等中国古医书,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“师说”及按语,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。
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病证名。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指痘疮不依次起长,而一齐起发,遍身白色如钖饼形,头面浮肿的症状,属危症。但病人能食,大便坚,小便清利又无其他兼症者,宜清补解毒,用助脾快斑汤(《幼科全书》:黄芪、人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