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惊涎入肺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藁本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口腔的下壁。详腭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仙鹤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医宝鉴·内景篇》卷二。即大蓟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腓腨发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指肝虚而致自汗之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:“由肝虚而汗,则必禁其疏泄,宜白芍汤。”参见自汗条。
①指鼻孔和人中沟的部位。《灵枢·天年》:“使道隧以长,……百岁乃得终。”《黄帝内经太素》:“使道谓是鼻孔使气之道。”②气血流通的道路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使道闭塞而不通,形乃大伤
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撰有《药石论》一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