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右耳根部,其形如袋的瘰疬。证治见瘰疬条。
见傅青主女科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①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菍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二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土人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足牮法。详该条。
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为山茱萸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宋·吴简(一作灵简)编。北宋庆历间(1041~1048),编者和有关人员共解剖了50具尸体,对这些尸体的喉部、胸腹腔脏腑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,并由绘工宋景画成图谱。被解剖的对象都是反抗北宋统治阶级
病名。指经行前咽部及前阴并见蚀烂。多因肝脾热郁,化毒伤阴所致。症见口唇周围、咽部及外阴发生溃疡、或兼目赤糜烂。治宜清热解毒、养阴化瘀。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。目赤加菊花,密蒙花,口干加沙参、石斛、元参。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