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钩吻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初藏族医家。青海人。生平欠详。
即膜原。《灵枢·胀论》:“此言陷于肉肓,而中气穴者也。”详膜原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象浮小而无力,轻按可得,重按反不明显。《脉经》:“濡者,如帛衣在水中,轻手相得。”《脉诀汇辨》:“濡者,即软之象也。必在浮候见其细软,若中候、沉候,不可得而见也。”多见于亡血伤阴或湿邪留滞
病名。即髋关节脱臼。清·赵廷海《救伤秘旨》:“夫两腿环跳骨脱出……足短者易治,足长者难治。”指出了后脱臼和前脱臼的畸形特点。证治参见胯骨出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瑭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丹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唐慎微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瓜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秋枫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