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秘通闭。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热在下焦者,则尿血,亦令淋秘不通。”详淋闭条。
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阳明经别,详该条。
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热类》。详便浊条。
骨名。指下颌骨体。
书名。系《治痧要略》(清·欧阳调律撰)和《痧症旨微集》(作者不详)的合刊本。《治痧要略》系康熙年间欧阳氏在郭志邃《痧胀玉衡》一书的基础上提要汇辑而成。内容简明,偏重于方论。《痧症旨微集》,列述多种痧症
【生卒】:757~835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字虚舟。陇西(今甘肃陇西、武山一带)人,通方书,自调药剂,为父疗治痼疾。
见《重庆草药》。为铧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小儿紧唇,详该条。
郁结不舒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设面色缘缘正赤者,阳气怫郁在表,当解之,薰之。”
指能使针刺感应向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的一类针刺方法,亦称引气法、通气法和导气法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有病道远者,必先使气直得病所。”说明本法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。本法历代文献中有分散记载,主要是提插行气,呼吸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