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中草药图谱
书名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、浙江中医学院编。本书收载常用中草药240种,按其临床用途分为17类,每科药物均绘有较精美的彩色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,末附索引。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书名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、浙江中医学院编。本书收载常用中草药240种,按其临床用途分为17类,每科药物均绘有较精美的彩色图和简要的文字说明,末附索引。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
太阳厥,阳明厥,少阳厥,太阴厥,少阴厥,厥阴厥之总称,出《素问·厥论》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经云,厥者逆也。有寒厥,有热厥,有六经厥,有尸厥。……六经厥者,头重,足弱,发为瞑仆,名太阳厥。
证名。指鼻頞、口唇、颊车、发际等部痛不可触,甚至妨碍言语饮食者。《证治汇补·面痛》:“面痛皆属于热,但暴病多实,久病多虚,饮食妨碍,皆因膏粱风毒,食卧少安,无非胃虚有火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面为
经穴名。代号:RN20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任脉。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一肋间隙;或于璇玑穴下1寸处取穴。另说在璇玑穴下2寸(《十四经发挥》);或1.6寸(《针灸大成》)。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集验良方》。6卷。清·年希尧辑。刊于1724年。本书属于验方汇编性质,分为养生、急治、中风、预防中风、伤寒、感冒等50余类。除辑录验方外,其中养生、伤寒、感冒、类中等均附以简短的医论。又有
书名。清·也是山人撰。本书列述多种病案,包括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各科病证,用药颇精炼,配伍比较活泼,但记录较简略,有些病案在辨证分析和立法等方面有疏略或不够清楚之处。本书收入《珍本医书集成》中。
病名。指梅毒发于腹股沟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三。由不洁交媾,染毒所致。初起如杏核,逐渐长大,坚硬不痛,微热不红。左为鱼口,右为便毒。治疗见杨梅疮条。相当于性病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。
病证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目中常早晨昏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寿世保元》卷五:“癫疝者,顽疝也,睾丸虽大而无疾苦也。”多为先天性疾患,不治无害。一般认为系疝之讹。
书名。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编。全书共12章,对整骨科简史、整骨的诊断、手法、药物疗法、急救、护理,以及脱臼、错位、骨折、软组织损伤,创伤后遗症等类疾病的治疗作了系统介绍。1959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