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人中白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古代文献有将呕吐区分者,谓声物俱出为呕,有物无声为吐。现一般将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者,总称呕吐。可分虚实两类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呕吐一证,最当详辨虚实。实者有
推拿专著,又名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、《小儿推拿活婴全书》。原书2卷(后人又有将下卷再析为2卷),明·龚云林撰,姚国祯补辑,刊于1604年。作者在总结前人有关小儿推拿疗法成就的基础上,结合本人的
经穴名。代号BL3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利机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尾骨下端两旁,距骶正中线0.5寸处(《医宗金鉴》)。另说:“阴尾骨外,各开一寸半”(《医学入门》);“长强外开二寸”(《针灸集成》
①下垂至眉的长发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血不流,则髦色不泽。”②颠棘之别名。《尔雅·释草》:“髦、颠棘。”郭璞注:即天门冬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二。亦称子疟、胎疟。多因脾胃虚弱,饮食停滞,夏伤于暑,感染疟邪所致。治宜和解驱邪,健脾安胎。用七宝散。若脾胃虚弱,饮食停滞者,宜六君子汤加藿香、桔梗、苍术;停食而又感寒邪者
病名。为喉痧的别称。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小白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疳疮的一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又名蜡烛泻。指男性患下疳时久而遍溃者。
行气法之一。亦称按压行气法。指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前后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。金·窦汉卿《金针赋》:“按之在前,使气在后,按之在后,使气在前。”即要使针感向上,可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下方,“闭其下气”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