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小儿身患疳疾,潮热生疮,发歇无已的证候。治宜清热消疳,用猪肚黄连丸(《证治准绳》:猪肚,解黄连)。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下林,穴在上林下一夫。”所指即下巨虚,见该条。
病名。即下搭手。见该条。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干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籍贯不详。撰有《医苑》1卷,已佚。
即温阳利湿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胖血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用泄泻之药,去除闭阻之证。如肺实证而咳嗽气急痰多,用葶苈大枣泻肺汤,泻其闭阻于肺的痰热。又如因气郁而引起便秘、噫气、胸胁胀满,甚或腹中胀痛,用四磨汤以降泄通便。
见《郑氏女科家传秘方》。即打胎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一。系生于睾丸的痈。有急慢之分。急性者多因湿热下注,气滞血凝所致。多为一侧睾丸肿硬,疼痛剧烈、灼热,阴囊皮肤紧张光亮。治宜清利湿热,疏肝理气。宜龙胆泄肝汤加橘核、荔枝核、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