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寒证

小儿寒证

证名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小儿寒证有七:面白,粪青白,肚虚胀眼珠青,吐泻无热,足胫冷,睡露睛。此皆虚寒,忌用寒凉。”《儿科醒》:“小儿属寒之症,有外感内伤,有症变虚寒,三者不同,治法各异。”外感寒邪,其病在表,治当温散表寒;内伤之寒,必由脾土虚寒,证属阳虚,宜理中汤温运中阳;若症变虚寒者,则由元气素虚,五脏亏损,大都属于脾肾虚寒之证,宜以温阳补中为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咳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专论咳嗽,故名。篇中就咳嗽的成因、分类、症状、病理传变及针治大法等分别进行了讨论。并着重指出咳虽属肺,而五脏六腑之病,又皆能令人作咳,说明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,在《咳论篇》中还列举了

  • 王熙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叔和条。

  • 泻肝火

    即泻肝。详该条。

  • 草木图会

    书名。12卷。明·王思义撰。约成书于15世纪。本书即《三才图会》内容之一。是以图为主的图解性植物学。共收录植物(草木类,主要是药用植物)531种。每种均先绘原植物图,后记该植物的产地、形状,别名及性味

  • 板栗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栗子,详该条。

  • 颡叫子

    医疗器械名称。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十三:“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,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。尝有病瘖者,为人所苦,烦冤无以自言,听讼者试取叫子,令颡之作声如傀儡子,粗能辨其一二,其冤获申,此

  • 吕东庄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

  • 脚根喉痛

    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此症从脚跟发起,直至喉间。或一年一发,或半年一发,其病一日行一穴。切忌热物怒气。”详脚跟喉风条。

  • 明耳目法

    养生功法。见《遵生八笺》。其功法为:常用手按两眉后小穴中,27次;再用手心和手指摩两眼和颧骨上,再向后揉耳,共30次。作毕,用手自耳向额按摩27次,到眉中和发际。同时要咽唾液。常做可耳目清明。

  • 青蒿蠹虫

    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又名青蒿虫。为寄居于菊科植物青蒿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。镇痉熄风。治急、慢惊风,对流行性乙型脑炎及脑膜炎的痉挛抽搐有效。内服:入丸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