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瘟舌
即红艳舌。详该条。
即红艳舌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葛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冬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:“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,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。”又《喉科紫珍集》上卷:“回食单即甸气,生帝丁之旁。”治宜解郁理气,祛痰利咽。方可用半夏厚朴汤、温胆汤加木香、香附、郁金、黄连等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14卷,梁·甘之撰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小儿药证》一卷,已佚。现有从《医方类聚》的辑本。
证名。嚏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十方。天竺黄一两,雄黄(水飞)二分,朱砂、麝香各半两,胆南星四两。为细末,煮甘草水,或用腊雪水煮甘草和丸,皂子大,每服一丸,温水化下。治伤风瘟疫,身热昏睡,气粗喘满,痰实壅嗽,及
出《独行方》。为合欢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15卷(一作14卷)。金·张子和撰。撰年不详。张氏为金元四大家之一,善用汗、吐、下三法。书中详细介绍他用三法的学术见解和各科多种病症的临床实践,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和创见,并附较多治案。相传此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