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痢

寒痢

病名。指痢疾因于寒客肠胃者。《时病论》卷三:“寒痢之证,实因炎热贪凉,过食生冷,冷则凝滞,中州之阳,不能运化清气不升,脾气下陷,以致腹痛后重,痢下白色,稀而清腥,脉迟苔白者,当去其寒,兼扶脾土。……然而寒痢亦有赤色者,不可不别,总之以脉迟苔白为据。”治宜理中汤加诃子肉豆蔻木香砂仁等。《医学入门》治寒痢色白稀溏,肠鸣下坠不甚,用不换金正气散乌梅陈皮;肢冷便清,用姜附汤理中汤,日久用黄连补肠汤。参见冷痢、痢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摩胁

    推拿方法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九十九。抚摩两侧胁肋部。有消食导滞,疏肝利气等作用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摩左右胁,左右胁在胸腹两旁肋膊处,以掌心横摩两边,得八十一次,治食积痰滞。”

  • 拯阴汤

    即拯阴理劳汤。见该条。

  • 胃热呕吐

    证名。见《金匮翼·呕吐统论》。又称胃火呕吐、热呕。详热呕、胃火呕吐条。

  • 眼棱

    解剖部位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
  • 木香利膈丸

    见《兰室秘藏·呕吐门》。即吴茱萸丸,见该条。

  • 滋肾通关丸

    即通关丸,见该条。

  • 京骨

    ①骨骼部位名。代号BL64。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基底部分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……出外踝之后,循京骨。”②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原穴。位于足跗外侧,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

  • 万氏家传广嗣纪要

    见广嗣纪要条。

  • 大刀豆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即刀豆,详该条。

  • 王损庵先生类方

    见类方准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