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疫

寒疫

病名。①指疫疠阴证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六。《说疫全书》卷二:“寒疫、世之言疫者,将瘟疫二字读滑。随曰疫止有瘟而无寒也,……至于当天气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,毛窍正开,为寒气所束,众人同病,乃天实为之,故亦得以疫名也。”证见发热怕冷,气壅痰喘,欬嗽胸痛鼻塞声重,涕唾稠粘,咽痛齿痛等。《温热暑疫全书》卷四:“入于阴,入则其人必先内慄,足膝逆冷,便溺妄出,清便下重,脐筑湫痛,正与俗称绞肠瘟软脚瘟之说符也。”可选用苏羌饮和圣散子等方。参见阴毒条。②指时行寒疫。即春分以后,天应温暖而反寒冷,因而出现类似伤寒的流行性疾病。《伤寒论·伤寒例》:“从春分以后,至秋分节前,天有暴寒者,皆时行寒疫也。”《时病论》载述寒疫的证候为:“其初起头痛身疼,寒热无汗,或作呕逆人迎之脉浮紧者,宜用辛温解表法治之。观此之证,与冬令初客太阳无异,因在春令,所以不名伤寒,又因众人之病相同,所以名为寒疫,然其治法,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时之序

    ①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。②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,更相胜负所能出现的病变。《灵枢·论疾诊尺》:“冬伤于寒,春生瘅热。春伤于风,夏生飧泄、肠澼。夏伤于暑,秋生痎疟。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。是谓四时之序也。”

  • 山枣子

   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广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丝瓜水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天萝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子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分娩。详该条。

  • 阴痿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又称阳痿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清胰二号

    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生大黄(后下)、赤芍药各15克,厚朴、木香、延胡索、栀子、牡丹皮、芒硝(冲)各9克。水煎服,每日二剂,三至四次分服。功能泄热通便,理气止痛。治重型胰腺炎(急性

  • 骨痹

    病名。①指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症。多由骨髓空虚,邪气乘隙侵袭所致。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:“病在骨,骨重不可举,骨髓痠痛,寒气至,名曰骨痹。”症见骨节疼痛,四肢沉重难举,有麻冷感。治宜补肾祛邪,用安肾

  • 复合手法

    将几种推拿基本手法综合在一起,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同时进行复合性的操作。如总收法、宽喉法等。

  • 筋瘿

    病名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五:“筋脉露结者名筋瘿。”多因怒气伤肝,火旺血燥而致。症见颈前瘿块,青筋显露;结如蚯蚓。治宜清肝解郁,养血舒筋。用清肝芦荟丸化裁。相当于甲状腺肿伴有明显颈部血管怒张者。

  • 眉发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眉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