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湿困脾

猜你喜欢

  • 喝呼草

    出《广西通志》。为含羞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目胞

    人体部位名。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八。即眼睑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手太阳之别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
  • 气血失调

    气与血失去互相协调作用的病机。生理上,气血是相依相附的,气以生血,血以养气,气为血帅,血为气母。人若有病,气病可以影响血病,血病可以影响气病。如气滞可致血滞,血滞亦可致气滞,出现疼痛、血瘀等症;气逆可

  • 医方易简集

    方书名。9卷。清·王晋夫辑(其子王鹏寿续增)。刊于1852年。本书为单验方汇编的一种,分上部、中部、下部、四肢、杂症、伤损、疮毒、妇女、小儿共9类,2400余方。并附外科大症图1卷及《遂生福幼》1卷。

  • 长频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长髎;《针灸聚英》作长颊;《针灸大成》作长频。即禾髎,见该条。

  • 着痹

    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湿痹。详湿痹条。

  • 胞衣不出

    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胞衣不下。详该条。

  • 婆婆针

    见《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》。为鬼针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宝塔菜

    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甘露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