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宫颈糜烂

宫颈糜烂

病名。指宫颈鳞状上皮脱落露出皮下组织呈鲜红色,或由颈管柱状上皮向外生长覆盖,代替了原来的鳞状上皮的炎症反应。临床表现白带量多,成黄色或血性可按带下辨证治疗。多采用宫颈局部上药,如地榆丸(生地榆100克,生槐花100克,明矾50克,龙骨25克,研成细末,放入胶囊)每天一次每次2丸,局部外用,四次为一疗程,五重较膏(五倍子重楼)胆矾散(方见子宫颈炎条)等,以及宫颈局部针刺等法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拱腰老

    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破风藤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破骨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劳疟

    病名。疟疾的一种。①指疟久不瘥,表里俱虚,小劳即复者。见《金匮要略·疟病脉证并治》。《诸病源候论·劳疟候》:“凡疟积久不瘥者,则表里俱虚,客邪未散,真气不复,故疾虽暂间,小劳便发。”症见寒热不止,或发

  • 通脊漏

    病名。见王芳林《临床实用痔漏学》。指肛漏漏管通向脊骶骨者。症见分泌物如油脂,下位腰椎骨有痠困感。宜内服象牙化管丸并配合手术疗法,或用薰洗法以减轻症状。

  • 八味肾气丸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九。即肾气丸,见该条。

  • 后溪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I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输(木)穴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督脉。位于手掌尺侧缘第五掌骨小头后方,握拳时,当掌横纹端,赤白肉际处是穴。布有尺神经手背支,并有指背动、静脉及手背静

  • 方镊子

    眼科手术器械。见《眼科菁华录》。全铁制造(见图40)。古代使用竹夹治疗时,用方镊子紧固竹夹。图40

  • 六阳脉

    ①指手足三阳经脉(《灵枢·经脉》)。②正常脉象之一。两手寸关尺脉象一向比较洪大,但无病态。

  • 目眶骨

    眼窝周边的骨骼。在眼窝上方的称眉棱骨,在眼窝下方的称骨。详眉棱骨、条。

  • 热病劳复

    劳复证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热病劳复候》。参见劳复、温病劳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