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学著作。清·管玉衡撰。管氏在三十二辨中,论述了诊脉大法,浮、沉、迟、数、滑、涩六脉所统共二十九脉的阴阳所属及其形象;详叙十二经脉源流、循行及病状,并探究脉学中的一些变化情况及切脉法等。现有《珍本医书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柿饼,详该条。
即饮片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经疏证》。即淡豆豉,详该条。
舌中黑无苔而干燥。为津液受伤而胃有虚火之象,宜清热养阴生津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曲差。见该条。
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即蚱蜢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横骨、盖骨。即耻骨上支。
①指中府穴。《难经》:“肺俞在背第三椎,募在中府。”②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小儿暴痫,……若腹满短气转鸣,灸肺募,在两乳上第二肋间宛宛中,悬绳取之,当瞳子是。”位于前胸第二肋隙,约距胸正中线
即《针灸大成》所称的平补平泻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