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宇陀萨玛·元丹贡布

宇陀萨玛·元丹贡布

【生卒】:1126~1202

【介绍】:

宋代著名藏医学家。又称小宇陀(或后宇陀)·元丹贡布。系老宇陀·元丹贡布第十三世孙。据载,八岁始学医,曾先后六次去印度求学。医著很多,曾用厘定后的藏文增补《四部医典》,著有《宇陀萨玛·元丹贡布亲注四部医典》、《大小八支集要》、《切脉学五章》、《宇妥药诊十八支》等多种医著。其门徒亦众多,弟子松敦·意希宋、夏郎木·尼玛巴、宇陀·索南桑格亦为藏族名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齿齼

    病名。因恣食酸味,致使牙齿酸痛感者,谓之齿齼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齿齼多由食酸之故。”治宜取核桃肉细嚼。本病类今之牙本质过敏。即牙齼。参见该条。

  • 铁牛七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铁棒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膏肓腧穴灸法

    见灸膏肓腧穴法条。

  • 原气之别

    别,分支,分别行走。三焦网络躯体的上、中、下三部,主持诸气,能引导生发于命门的原气分别行走于全身各部位,故称为“原气之别。”《难经·三十八难》:“……三焦也,有原气之别焉,主持诸气。”

  • 小心

    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七节之旁,中有小心。”历代注家看法不一:①指心包络,马莳注:“自五稚(心俞)之下而推之,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。……盖心……为大心,而包络……为小心也。”②指命门,吴鹤皋注:“下部

  • 痰涎

    小儿病多涎者,《太平圣惠方》谓为“风热壅脾,积聚成涎”所致。《幼科释谜》:“小儿涎痰,“痰由涎结,涎乃脾泔。脾运胃液,肢体皆咸。脾气不足,风热相兼。壅遏中脘,口沫淹淹。乃生壮热,惊搐渐添。”“然痰与涎

  • 至真要大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至真要,即至为真切重要之义。本篇着重说明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,并在病机、辨证、治疗立法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。内容把司天在泉六气分治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,以及六气胜复的道理及其影响所致

  • 生晒参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人参商品之一种,详人参条。

  • 枸杞苗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枸杞叶,详该条。

  • 接续草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问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