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妄语

妄语

见《难经·十七难》。即妄言。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敬义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协中条。

  • 沈氏葳蕤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方。葳蕤、茯苓、酸枣仁、石膏各一钱,人参七分。水煎热服。治病后多寐,身犹灼热。

  • 瞀(mào 冒)

    ①目不明,眼花。《医宗金鉴·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头卒大痛目瞀凶。”②心中闷乱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食已而瞀。”③闷热、闷重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肩背瞀热。”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肩背瞀重。”④

  • 会宗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J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少阳之郄穴。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,尺骨之桡侧缘;或于支沟穴尺侧约一横指取穴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前臂内侧皮神经,深层为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

  • 虹彩

    解剖名。见《眼科易和》。即黄仁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肉极

    病证名。指肌肉痿弱困怠的疾患。《备急干金要方·脾脏》:“凡肉极者,主脾也,脾应肉,肉与脾合,若脾病则肉变色。又曰,至阴遇病为肌痹,肌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脾。”症见身上如鼠走,多汗,四肢急痛,或软弱

  • 饶东溪

    【介绍】:见饶鹏条。

  • 当阳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瞳孔(正视时)直上入发际1寸处。主治头痛,眩晕,感冒,鼻塞,目赤肿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太阳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

  • 白厚干苔舌

   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。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(见《辨舌指南》)。

  • 黄精丹

    即九转黄精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