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》。为山小橘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上唇所生须为髭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二:“髭疗生于髭中。”证治见疔疮条。
①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山海螺之别名。②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土党参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骨名。额骨的眶部。眼眶的上缘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滑叶跌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。
【介绍】:见五邪条。
病证名。指内有积热,外中热邪所致的泄泻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中热泻之症,发热口渴,唇干齿燥,面赤烦躁,小便赤涩,小腹中一汛即泻,一泻即止,少顷复痛复泻,肛门如火,粪色多黄。”脉浮数者热在表,宜柴葛芩连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娑罗子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