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医院经历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官阶从七品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共2人,官阶从七品。
痰证之一。即燥痰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参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满江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滑叶跌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伤寒六书条。
祛风法之一。治疗风寒痰湿之邪留滞经络的方法。中风手足麻木,日久不愈,经络中有湿痰瘀血,腿臂间局部作痛,或筋脉挛痛,屈伸不利,用小活络丹。
病名。指肘尖上生疽状如石榴者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因少阳相火与湿热相搏而成。初起一点黄粟小皰,根渐增大,色红坚硬,肿如覆碗,皮破翻出如重叠石榴子,疼痛难忍,身发寒热。初起宜服蟾酥丸,次服菊花清燥汤;
见《中药炮制学》。为儿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位于耻骨联合上缘(曲骨)旁开3寸处(《中国针灸学》)。主治偏坠,睾丸炎等。直刺0.3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见《本草经疏》。为大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毛冬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