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是指针刺时,患者发生组织或器官损伤等异常情况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夺阴者死,夺阳者狂,针害毕矣。”由于针刺治疗时选用的针具不当或有损伤,或操作手法粗猛,过深过重,可造成胀痛久留不退,或局部血肿;如
见《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》。为苦芺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陈氏秘传》。指患肢短缩。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。详胯骨出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膝关节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,亦称焙。用微火加热,使药物干燥的方法。如菊花、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,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。空气潮湿时,可用此法防潮。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因饮食劳倦伤脾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脾劳者,舌本苦直,不得咽唾。”《外台秘要·脾劳》:“脾劳热,身体、眼目、口唇悉痿黄,舌本强直,不能得咽唾,生地黄煎。”又:“脾劳虚损,消瘦,四肢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水蛭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丹溪心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