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唐椿条。
病名。指痢下多脓血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积热蕴结,血化为脓,肠虚则泄,故成脓血痢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痢疾源流》:“又有脓血痢,凡脓血稠粘,里急后重,皆属于火。……易老云:行血则便脓自愈,调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球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听声知病之一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声悲焦有躁,恐怖欲生风。重浊声沉静,疳攻耳心聋。”
见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卷二十四。即六味地黄丸,见该条。
见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即痘痂。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猫须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奇经八脉之一。其循行路线,据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载:“阴跷脉者,亦起于跟中,循内踝上行,至咽喉,交贯冲脉。”又《灵枢·脉度》:“(阴)跷脉者,少阴之别,起于然骨之后,上内踝之上,直上循阴股,入阴,上循胸
经穴别名。《圣济总录》:“足上廉二穴,一名上巨虚。”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石室秘录》卷二。即阳痿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