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乳汁草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飞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飞扬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验方著作。元·沙图穆苏撰。15卷。约刊于1326年。本书分为诸风、心气痛、疝气、积滞、痰饮、喘嗽、羡补、头面、口眼耳鼻、发齿、咽喉、杂治、疮肿、妇女、小儿共15门,计310余方。均选自各家方书及采录见
见日华子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吴得夫集验方》7卷,已佚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飞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舌苔灰而干燥,舌质深红,为热盛伤津之候,治宜清里泄热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系太医院中的一种官职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搜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黑睛漏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有漏生于风轮,或正中,或略偏,病至此,目亦危矣。”相当于今之角膜漏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面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