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科理例

外科理例

外科著作。7卷。明·汪机撰于1519年。作者广辑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薛己等疡科医论,结合临证心得,列医论154篇,选方265首及个人治验,详述外科诸证。书中阐析发病原因、病机治则之要,倡“外科必本于内,知乎内以求乎外”,反对滥用刀针,主张外病内治。并以调补元气,先固根本为主,不轻用寒凉攻利之剂,而以消散为常法,不使化脓穿溃。诊断强调详审脉症,或舍脉从证,或舍证从脉。全书说理透彻,论治详明,对外科学术发展有一定影响。现存明刻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日刻本等多种刊本,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芦化毒丹

    《外科大全》卷四方。大黄、黄柏、远志各等分。为末,猪胆汁和成锭,雄黄为衣,阴干,用时以米醋磨如墨,以鹅翎蘸药,频涂患处。治一切肿毒热疖。

  • 杨梅疹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其形如风疹,发痒。

  • 芩连二陈汤

    ①《外科正宗》卷二方。黄芩、黄连、陈皮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桔梗、连翘、牛蒡子、天花粉各一钱,木香三分,夏枯草二钱。加生姜三片,水煎二次,食后、睡前服,日二次。治马刀,症见颈项瘰疬结核,外皮漫肿色红微热

  • 台湾柳

    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肾亏损痛经

    痛经证型之一。见《中医妇科学讲义》。多因素体虚弱,早婚,分娩过多,损伤肝肾,精亏血少,经行之后,冲任胞脉失养所致。症见经后小腹绵绵作痛,喜按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等。治宜调补肝肾。方用调肝汤,或六味地黄

  • 金匮教学参考资料

    书名,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著。全书分22篇,每篇按因、症、脉、治等,将《金匮要略》原文重新编排使其系统化。讲解原文用提示、讨论以及附列参考资料等形式进行分析、综合和对比,选注有一定的代表性。其编写

  • 小儿发育

    小儿的生长发育。《千金要方·序例第一》谓小儿“生后六十日,瞳子成,能咳笑,应和人。百日任脉成,能自反复。百八十日尻骨成,能独坐。二百一十日掌骨成,能匍匐。三百日膑骨成,能独立。三百六十日膝骨成,能行。

  • 野蚊子草

    见《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》。为脱力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吐酸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吐出酸水之症。多因宿食、湿痰、热郁、停饮等所致。常兼见气闷饱胀,暖气腐臭等。治宜和中消食化痰,用曲术丸、八味平胃散、干姜丸等方;若从热化,则宜栀连二陈汤、咽醋丸。有因肝

  • 方药备考

    见医述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