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图形脉证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骨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。即下横骨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治》。又作虚痨。包括气血、脏腑等正气损伤所致的虚弱症和某些具传染性、表现为虚弱证候的疾病(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)。后世多将前者称为虚损,后者称为劳瘵或传尸劳(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吉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伤寒论注条。
即红中蚀烂舌。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。分,指肌肉的会合处。较多肌肉会合之处为大分,较少肌肉会合之处为小分。
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方。熟地黄八两,制附子四两,肉豆蔻(面炒)、炮姜、吴茱萸、补骨脂(酒炒)、荜拨、五味子各二两,炒甘草一两。为末,炼蜜或山药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六十至一百丸,开水送下。治
见博济方条。
【介绍】:见汤衡条。
同阙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阙中者,肺也。”详阙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