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台秘要

外台秘要

书名。40卷。唐·王焘撰于752年。本书汇集初唐及唐以前的医学著作。“凡古方纂得五、六十家,新撰者向数千百卷”(自序),进行了编选整理。卷1~2伤寒;卷卷3~6天行温病、疟病、霍乱等;卷7~20心痛痰饮咳嗽等内科杂病;卷21~22眼、耳、鼻、齿诸病;卷23~24瘿瘤痈疽等;卷25~27痢、痔、外阴诸病;卷28~30中恶金疮、恶疾等;卷31~32采药、丸散、面部诸病;卷33~34妇人病;卷35~36小儿病;卷37~38乳石;卷39~40明堂灸法。全书共1104门,均先论后方,所载医方约6千余首。书中引录各书均附出处,为研究我国唐以前医学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。王氏收罗宏富,全书内容广博。1069年,本书曾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刻。1640年又经程衍道校勘。解放后有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食喉

    见《喉风论》:“咽通地气,饮食之道也,俗名食喉。”即咽。详咽条。

  • 放血疗法

    即刺血疗法。见该条。

  • 寒霍乱

    病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即寒气霍乱。详该条。

  • 圣术散

    《景岳全书·新方八阵》卷五十一方。炒白术五钱至二两,炒干姜、肉桂各一至二钱,陈皮(酌用或不用)。水煎服。治饮食偶伤,或吐或泻,胸膈痞闷,或胁肋疼痛,或过用剋伐之药,致伤脏气,有同前证,而脉息无力,气怯

  • 麻症集成

    书名。4卷。清·朱载扬撰。刊于1879年。卷1~2编集前人有关麻症的论述;卷3~4为麻症的治疗方剂。

  • 胃气丸

    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四方。硫黄(入猪肠内,缚两头,以米泔、酒、童便各一碗煮干一半,取出,先断秽气,控干)、人参、茯苓各一两,半夏(汤洗去滑)五两,煅石膏(一法同硫黄煮)一分。为细末,生姜自然汁调炊饼为丸,

  • 立迟

    五迟之一。小儿周岁以后,不能自己站立的病证。肝主筋,肾主骨,小儿肝肾不足,或哺养失宜,影响筋骨的发育,以致膝盖骨软弱,足胫无力,不能自立。治宜滋补肝肾。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、鹿角胶、当归、白芍之类。

  • 挺法

    推拿方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使弯曲的肢体挺直的一类手法。如腰、指、趾等关节屈不能伸者,用一手或两手先徐缓地摇关节,然后逐渐使之挺直。

  • 鼓胀

    病证名。①腹皮绷急如鼓,中满膨胀疾患的统称。《灵枢·水胀》:鼓胀,“腹胀身皆大,大与肤胀等也。色苍黄,腹筋起,此其候也。”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有病心腹满,旦食则不能暮食,名为鼓胀。”后世文献,鼓、臌相

  • 大吊兰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石仙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