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钩藤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菀,古与“郁”音义相通。膹菀即膹郁。详膹郁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《针灸大成》作过门。即三阳络。见该条。
出《本事方》。为羊外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诸病源候论条。
方书名。又名《世补斋不谢方》。1卷。清·陆懋修撰。本书选录临床应用确切有效的方剂三十余首。作者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,故以《不谢方》为其书名。现有《世补斋医书》本。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,见五味子丸条。
经穴名,代号BL14。亦称阙俞,出《千金要方》。别名厥俞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心包之背俞穴。位于背部,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四、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
痘疮灌浆之时,其色紫黑或灰白,而浆不行者,为枭毒内蕴,锢滞气血,或虚弱不能载毒外出的逆候。此外,痘疮浆未成而腐烂,行浆时痒塌,空壳无浆;或稠密不分颗粒,而复干枯无浆者,均属逆证。宜分清元气盛衰,毒邪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