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医官职称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见广温疫论条。
六腑病候之一。膀胱主贮存津液,化气行水,与肾相为表里。其病有虚寒与实热之分。多因湿热蕴结或肾阳不足,气虚客寒,气化失司所致。临床表现以小便失常为主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膀胱病,小便闭。”《诸病源候
①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石吊兰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齿天冬之别名。③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翻白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臀部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感于寒,则病人关节禁固,腰脽痛。”
《类证治裁》卷七方。篇蓄一握。水煎服。治脱肛,肛头虫痒。
指水气失去正常的调节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水气不调,身体浮肿,气满喘粗。”
见《摘元方》。为荭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家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对针灸、小儿科、本草等均有研究。著有《针灸要钞》、《疗少小百病杂方》、《疗脚弱方杂》、《解寒食散方》、《杂疗方》、《本草病源合药要钞》等,均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