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喉瘖

喉瘖

病名。瘖同喑。即失音。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卷十四:“瘖者,谓有言无声,非绝然之不语也。”临床上常可分为暴瘖久瘖。此外舌瘖系由中风舌强转动不灵,语言謇涩,此喉咽声音如故。详见舌瘖条。聋哑人因耳聋,不会说话,非指此也。暴瘖者,多属实证,卒然而起,常由风寒外袭,客于肺系。”此亦为风冷所客,使气道不通,故声不得发而喉无音也。”(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卷九);或由风热犯肺,热灼津伤,痰热互结,气道受遏,肺气雍塞,致(肺)金实不鸣治法:属风寒者,宜辛温发散,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;属风热者,宜辛凉疏散,可选用银翘散加减。本症可见于今之急性喉炎,痉挛性失音等。久瘖者,多属虚证,由高声谈唱日久,久咳不止,气阴两耗,或肺肾阴亏,咽喉失于濡养所致,即(肺)金破不鸣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卷二十八:“声由气而发,肺病则气夺,此气为声音之户也。肾藏精,精化气阴虚则无气,此肾为声音之根也。”治法:属气阴两亏者,宜益气养阴,用八珍汤归脾汤等加减;属肺肾阴亏者,宜滋养肺肾,用生脉散左归饮六味地黄汤等加减。本症可见于今之声带麻痹、喉癌、慢性喉炎、喉部梅毒、喉部结核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裆风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三。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,色呈红紫,痒不可当。相当于过敏性皮炎。治疗参见赤面风条。

  • 口软

    病证名。口唇为脾所主。多由小儿乳食不足,脾胃气虚所致。症见唇色淡白,咀嚼无力,时流清涎。治以补脾为主。宜扶元散。

  • 妊娠下血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》。亦称胎前流血。指妊娠后阴道流血。包括激经、胎漏、胎动不安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火郁胃脘痛

    病证名。指肝火郁热所致的胃脘痛。见《类证治裁·胃脘痛》。《医醇賸义》卷四:“肝为将军之官,其体阴,其用阳,故为刚脏。一有郁结,气火俱升,上犯胃经,痛连胁肋,加味左金丸主之。”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时作时

  • 狗咽

    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喉内忽有气结塞不通,世谓之狗咽,此由风热所作,与喉痹之状相似。”似指因各种咽喉疾患(如喉痛、喉痹等)所致之气道阻塞于咽喉,而呼吸声如狗喘之状。治宜疏风宣肺,清热利咽。可

  • 野鸡冠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青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声嘶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金为火烁而损,由是而声嗄、声嘶见焉。”即音嘶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胜气

    运气术语。指偏胜之气。如上半年发生某种超常的气候,或五运中某运偏胜,均称胜气。参见胜复条。

  • 田蓼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丁香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走马疳

    走马牙疳的简称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十一:“走马牙疳,言其患迅速,不可迟治也。乃痧痘余毒所中,又有杂病热甚而成者。初起牙龈作烂,随即黑腐作臭,甚者牙龈脱落,龈傍黑朽;不数日间,以致穿腮破唇。”详见走马牙疳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