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当于颊车穴。又称曲隅。《灵枢·杂病》:“顑(顋)痛,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,立已。”马元台注:“此穴在耳下曲额端,动脉环绕一周,故曰曲周也。”
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三。即归芪饮,见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出《诗经》。为大巢菜之古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。详久咳条。
即大肠经实热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,手阳明经也,病苦肠满,善喘咳,面赤身热,喉咽中如核状,名曰大肠实热也。”治宜苦寒攻下。
指面部热如火灼者。多因胃家郁热,或饮食不节,湿火上行,独燎其面所致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面热者足阳明病。”治宜清泄为主。方用调胃承气汤、升麻黄连汤等。
气功术语。一般认为,在气功和武术中,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,效果显著。
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七。疝之俗称。详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