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哮拔

哮拔

病证名。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。见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咸哮盐哮醋哮。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,恶咸酸热毒,故咸酸之物,食之太过,影响于肺,可成哮拔。其证气促时发时止,参小儿哮喘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匝(zā 扎)风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脑户,见该条。

  • 江正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江时途条。

  • 膀胱湿热

    湿热蕴于膀胱的病变。症见尿频、尿急、尿少而痛、尿黄赤或尿血,舌红苔黄,脉数等。如急性尿路感染。治宜清热利湿。

  • 张文仲

    【生卒】:七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学家。洛州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武则天时奉命与当时名医共同撰写治疗风气诸疾的医书,由王方庆监修。在张文仲的主持下,撰有《疗风气诸方》、《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》十八首,

  • 肾经寒痰

    痰证之一。见《不居集》卷十七。即寒痰。详见该条。

  • 孙橹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号南屏。东阳(今浙江东阳)人。精于医,著有《医学大成》、《活命秘诀》、《脉经采要》,皆佚。

  • 蜜香

    见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沉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足厥阴肝经

    十二经脉之。代号LR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肝足厥阴之脉。起于大指丛毛之际,上循足跗上廉,去内踝一寸,上踝八寸,交出太阴之后,上腘内廉,循股阴,入毛中,过阴器,抵小腹,挟胃、属肝、络胆,上贯膈,布胁肋,循

  • 改訾

    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四。即败疵。见该条。

  • 箄漏

    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六:“……肛门左右别生一窍,流出脓血,名为箄漏。”肛漏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