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咽疮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还魂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驳骨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神农本草经读

    药物学著作。简称《本草经读》。清·陈念祖撰。4卷。刊于1803年。本书从《本草纲目》中辑录《本经》药物100余种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并附录《本经》以外的药品46种,分别作注文诠释。本书间附《本草崇原

  • 经行音哑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行声瘖,经来音哑。指每逢经行,声音嘶哑,甚至失音,经净后恢复正常的病证。多因肺肾阴虚,肝肾阴虚所致。若素体阴虚,经行之际,经水下泄,致肾水不能上承,肺失濡润,声门失畅,症见经引音哑、咽喉

  • 恶实根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牛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高士亿

    【生卒】:十九世纪中叶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玉章。金城人。与弟子罗济川等于1867年撰《素问直讲》(又称《黄帝内经素问完璧直讲》)。

  • 熊柳根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黄鳝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漏下黑候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
  • 金薄荷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散俞

    又称散穴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春刺散俞及与分理,血出而止。”张隐庵注:“散俞,络脉之俞穴也……盖春气生升于外,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。”

  • 精宫

    经穴别名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精宫,专主梦遗,十四椎下各开3寸。”所指即志室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