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和血熄风

猜你喜欢

  • 足大趾端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。位于足大趾之尖端。主治便毒,穿踝疽等。艾炷灸3壮。

  • 贴燲

    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一。又称贴燲药,泛指外敷药。与敷贴义同。其组方有寒凉药与温热药之不同;具体用法亦因病情之不一而有所差异。参见薄贴、敷药各条。

  • 葱根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葱须,详该条。

  • ①①古通营,即营气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荣者,水谷之精也。”②光华、润泽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心之合脉也,其荣色也。”③营养濡润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化以为血,以荣四末。”④显现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

  • 戊癸化火

    运气术语。指凡逢戊癸为火运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戊癸之岁,火运统之”。

  • 落弓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痧胀玉衡·落弓痧》:“倏忽昏迷不醒,或痰喘不已,眼目上吊,形如小儿落弓之症。此暗痧难识,必须审脉辨症,的是痧毒,看其身体凉热,唇舌润燥如何,然后治之。”宜大黄丸;如痧气未尽,宜救苦丹加银花

  • 中医学基础

    书名。北京中医学院主编。本书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。着重阐述了中医的人体生理、病理、病因以及诊断、辨证、防治等基本理论。内容较为系统、简要,并附录有关的现代科学知识,供中西医参照学习。1974年由上海科技

  • 手足寒

    证名。指手足有寒冷感觉。出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。多因脾胃虚寒所致。《伤寒论大全·厥分寒热辨》:“人之手足乃胃土之末,凡脾胃有热,手足必热,脾胃有寒,手足必冷,理之常也。”本症可见于伤寒、厥逆等疾患。

  • 下焦如渎

    出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。渎,小沟渠。下焦是灌渗水液、泌别清浊、排泻二便的场所,其作用在于决渎流通,象沟道排水一样,故称。

  • 滚刺筒

    针具名。近年研制的新型皮肤针针具。其构造分筒柄和滚筒两部分,筒壁密布短针。使用时,持筒柄将滚筒在选定部位来回滚动。刺激面广为其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