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玄精石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谢毓秀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喉科秘旨》卷下。即悬壅垂之俗称,详该条。
名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泛指阴道前庭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。见该条。
仲景十二脉之一。脉象软弱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曰卑者,营气弱也,阴脉衰也。”
指左右两穴同时应用的方法。常用于内脏病变,如胃病取两侧胃俞,心悸取两侧神门,呕吐取两侧内关等。
指五脏病邪随经脉留客于肘、腋、髀、腘等八处关节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人有八虚,……以候五脏,……肺心有邪,其气留于两肘;肝有邪,其气留于两腋;脾有邪,其气留于两髀;肾有邪,其气留于两腘。凡此八虚者,皆机
自汗证之一。《证治汇补·汗病章》:“肾虚自汗,潮热咳嗽。”《医略六书杂病证治》卷二十:“肾虚自汗,夜热骨蒸。”治宜滋肾以固封藏,可用都气丸、五味子汤等方。参见自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