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员利针

员利针

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员利针,取法于针,微大其末,反小其身,令可深内也,长一寸六分,主取痈痹者也。”是一种针体细小而尖微大圆利的针具。用于治疗痈肿、痹症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食养疗法

    食疗著作。见《费氏食养》条。

  • 折狱龟鉴

    书名。8卷。宋·郑克撰。约成书于十三世纪。本书收集了历代文献中有关刑法折狱(判决)的一些典型案件,加以分类汇编。其中也有一些法医鉴定的内容,但并非专门的法医学著作。

  • 三菍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下完骨

    颞骨的乳突下。《素问·气府论》:“下完骨后各一。”

  • 狗咬伤

    外伤名。见《千金要方》。即犬噬人伤。详该条。

  • 山花菜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鹿角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道

    出《灵枢·口问》。同息道,详该条。

  • 阴吹

    病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杂病脉证并治》。指阴中时时排气如矢气之状。多因谷气实,胃气下泄;或气血虚、中气下陷所致。谷气实者,兼见大便秘结不通,排出声音响亮,连续不绝,治宜润燥导下,方用膏发煎(猪膏、乱发

  • 信砒

    出宋·孙用和《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》。即砒石。详该条。

  • 疫喉宜表

    疫喉痧治法之一。清·曹心怡《喉痧正的》:“温疠之邪,郁之深而发之暴,不能自出于表,以至上窜咽喉,苟非洞开毛窍,何以泄其毒而杀其势。”又“此证重在发汗,使痧邪外达,则不致酿成危证;体虚者,尤宜急进……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