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疟发于足厥阴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厥阴之疟,令人腰痛,少腹满,小便不利,如癃状,非癃也,数便,意恐惧气不足,腹中悒悒,刺足厥阴。”治宜先用三黄石膏汤以祛暑邪,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。参见三阴经
也称孤阳上越、或称虚阳不敛。①同阴盛格阳,见该条。②指精血亏损,阳失所附,浮越于上,症见潮热,面色嫩红,口燥不渴,脉虚数等。治宜补精血、敛浮阳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附地菜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卫生宝鉴》。即茯神木,详该条。
病名。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卷五:“儿已露顶。因脐带攀肩,而不能下者,名碍肩生。”相当于脐带绊肩。参见碍产条。
即背俞穴。详该条。
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,共309穴。见表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于雨水日后,三浴以药泄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