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反观内照

反观内照

气功术语。即内视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陈希恕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生。字梦琴。江苏吴江人。出身世医之家,曾将所治疾病撮要为十册,但未见流传。

  • 宋清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民间医生。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采集售卖药物,在群众中很有信誉。当时长安流传“人有义声,卖药宋清”。柳宗元曾为宋氏作传,称赞其不慕名、不为利的可贵品质(参见《柳宗元集》)。

  • 穿掌疽

    病名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
  • 承浆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颏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五眼子

   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五经纹

    推拿穴位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分别位于掌面的第一掌指关节处横纹及食、中、无名、小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。《保赤推拿法·运五经纹法》:“五经纹,即五指第二节下之纹,用大指在儿五经纹往来搓之,治气血不和,

  • 中毒

    病名。指毒物进入人体,因毒性作用而发生的病证。药物毒如巴豆、狼毒、闹羊花、砒等;食物中毒如酒、郁肉、河豚等;其他毒如煤炭毒等。参饮食中毒、药物中毒条。

  • 阴毒喉痹

    病名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:“此症冬日感阴湿火邪而起,(咽喉)肿如紫李,微见黑色,外症恶寒身热,振动腰疼,头痛。”治宜以化毒丹、苏子降气汤等加减。

  • 戴阳

    证名。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,游移不定为特征,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。多因下元虚衰,真阳浮越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其面戴阳,下虚故也。”常伴见口鼻作衄,或口燥齿浮,足胫逆冷,脉浮大,按之

  • 惊衄

    证名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脾移热于肝,则为惊衄。”王冰注:“肝藏血,又主惊,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。”《圣济总录》用伏龙肝汤治之。